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维护标准SOP
1.0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制药行业质量控制实验室安装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维护和清洁标准
2.0 职责:
QC员:负责仪器的操作和维护。
QC 负责人/经理:负责仪器操作标准程序的问责制和有效实施。
3.0 定义-分光光度计:测量样品在固定波长或较宽波长扫描范围内的吸光度,并在单色光束通过样品时产生光谱的装置。
4.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步骤:
4.1 操作前确保仪器清洁并校准。
打开仪器和与仪器连接的计算机的主电源。
4.3 接通电源后,分光光度计开始初始化,检查所有参数的功能。初始化将在大约 5 分钟后完成。
4.4 操作前等待 15 分钟,使 UV 灯适当稳定和照明。
不要中断初始化过程,这很重要,因为它会检查所有仪器参数的功能,每个参数都将突出显示,哪些参数在初始化过程中正常运行,如果任何参数无法正常运行,初始化将自动停止。
4.6 分光光度计也可以通过仪器上提供的功能键进行操作,其响应显示在仪器的液晶屏上。
4.7 UV Probe 软件通常用于操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4.8 要运行软件,请双击计算机桌面上显示的 UV Probe 软件图标。通过输入个人登录 ID 和密码登录主窗口。
[nanao-300]
4.9 两种测量模式是:
光度模式
频谱模式
4.10 光度模式:用于测量固定波长下的吸光度透射率(T%)。
4.11 连接分光光度计软件点击连接 连接后电脑上会高亮绿色指示灯。
4.12 选择【窗口】→【光度测定】,会显示UV Probe(系统管理员)-【光度测定】。
4.13 创建方法输入波长和添加参数,选择校准并输入原始数据并保存方法。
4.14 空白校正取两个干净的比色杯,适当冲洗后,将测定前的空白溶液分别留在两个比色杯中,用纸巾从外面擦干净。
4.15 将一个比色皿放在参比池架上,另一个放在样品池架上。关闭样品室。
4.16 按“自动归零"键。如果是多波长,请按“基线"键。
4.17 空白校正后,将样品保存在样品室中。点击“阅读未知"。来测量吸光度。
4.18 测量完成后取出比色杯,先用纯净水再用丙酮清洗,使比色杯容易晾干。
4.19 点击报告按钮,会显示相应测试的报告模板。
4.20 按“PRINT"键打印结果。
4.21 光谱模式:用于测量样品在选定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它将在选定范围内扫描样品并产生光谱。
4.22 选择【窗口】→【光谱】,会显示UV Probe(系统管理员)-【光谱】。
4.23 创建测量文件选择方法输入从开始到结束的波长范围选择中速扫描速率然后将方法文件保存在所需路径(如果方法已经存在则打开方法并进行基线校正并扫描样品) .
4.24 基线校正取两个干净的比色杯,适当漂洗后,将测定前的空白溶液保留在两个比色杯中,用纸巾从外面擦干净。
4.25 将比色皿放在样品池架上。关闭样品室。
4.26 点击baseline按钮,打开“Baseline Parameters"窗口,选择从头到尾的波长范围(nm)。然后单击“确定"以测量基线。
4.27 将标准品或样品保存在样品室中。点击开始按钮开始扫描,会出现【新建数据集】,保存数据的名称和路径。
4.28 扫描完成后,选择【Operation】→【Peak Pick】即可读取光谱各波长的数据。
4.29 选择Report按钮,会显示相应测试的报告模板。
4.30 按“PRINT"键打印结果。
[nano300]
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注意事项 :
5.1 初始化时不要打开样品室。
5.2 基线校正过程中不要打开样品室。自动归零和采样测量模式。
5.3 在将比色杯放入样品架之前,用薄纸清洁比色杯的外表面。
5.4 不要从透明的光学表面拿住比色皿。
5.5 正确初始化后操作仪器。
6.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 保养:
6.1 按下按键并小心操作仪器。
6.2 不使用仪器时,关闭仪器电源。
6.3 每周一次或需要时检查更换仪器内部的硅胶。
6.4 避免任何溶液溢出靠近仪器或如果发生立即清洁该区域。
6.5 仪器应由服务工程师按照 AMC 或在需要时进行服务。
6.6 按照校准频率或任何重大维护后校准仪器。
7.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清洁:
7.1 每次分析后清洗比色杯,用纯净水清洗比色杯数次,然后用甲醇或丙酮冲洗并用纸巾擦拭,擦干并保存在盒中。
7.2 用异丙醇清洁仪器外表面,然后用不起毛的布擦干。
8.0 常用缩写:
UV-VIS : 紫外线可见
QC:质量控制
LCD : 液晶显示器
AMC : 年度维护合同
苏州阿尔法生物14年专注生物实验室仪器设备和试剂耗材 的综合供应经营的分析检测仪包括:国产的紫外分光光度计,比如nano-200,nano-300,nano-300等,还有酶标仪 、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微量分光光度计等 实验室仪器、实验耗材、实验试剂等 ,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生物制药、科研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