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34597460
TECHNICAL ARTICLES

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文章cDNA合成技术:从原理到操作流程的全面指南

cDNA合成技术:从原理到操作流程的全面指南

更新时间:2025-10-23点击次数:38

cDNA合成是分子生物学实验中的基础技术,它将RNA逆转录为互补DNA,广泛应用于基因克隆、表达分析等领域。本文将详细介绍cDNA合成的原理、方法及操作流程,帮助研究人员掌握这一关键技术。

 

cDNA合成的基本原理


cDNA即互补DNA,是指以信使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作用下合成的DNA链。cDNA合成包括第一链合成和第二链合成两个关键步骤。

 

第一链合成

第一链合成使用逆转录酶,以RNA为模板合成互补DNA链。常用的逆转录酶包括M-MLV逆转录酶和AMV逆转录酶,其中M-MLV逆转录酶的RNase H缺失突变株能合成更长的cDNA。

 

引物选择是关键环节,主要分为三类:

 

Oligo(dT)引物:特异性结合mRNA的poly(A)尾,对mRNA有高度特异性

 

随机六聚体引物:适用于所有RNA模板,尤其适合含有使反转录酶终止序列的mRNA

 

序列特异性引物:仅产生目标cDNA,导致更特异的PCR扩增

 

第二链合成

第二链合成主要有两种方法:

 

自身引导法:合成的单链cDNA 3'端形成发夹结构,作为合成第二链的引物。但该方法不易控制,且用S1核酸酶切割发夹结构时易导致mRNA 5'端序列缺失和重排。

 

置换合成法:利用RNase H在DNA-RNA杂交链的mRNA上造成切口和缺口,产生RNA引物,再在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作用下合成第二链。该方法非常有效,可直接利用第一链反应产物,无需进一步处理和纯化,且不必使用S1核酸酶。

天根DP433吸附柱试剂盒.jpg

 

Riboclone M-MLV(H-) cDNA合成技术详解

系统组成

该系统的试剂包括:

 

特异性引物

 

M-MLV第一链缓冲液(5×)

 

rRNasin RNA酶抑制剂

 

M-MLV反转录酶,RNase H-

 

对照RNA

 

M-MLV第二链缓冲液(10×)

 

RNase H

 

DNA聚合酶Ⅰ

 

T4 DNA聚合酶Ⅰ

 

不含核酸酶的水

DNA聚合酶.png

 

操作步骤

第一链合成

在无菌无RNA酶的离心管中加入RNA模板和适当引物(每μg RNA使用0.5μg引物),用H₂O调整体积至15μl。

 

70℃处理5分钟,冷却至室温,离心。

 

依次加入5×第一链缓冲液5μl、rRNasin RNA酶抑制剂25U、M-MLV(H-)反转录酶200U,用H₂O调至总体积25μl。

 

轻轻混匀,取出5μl至另一管中加入[α-³²P] dCTP,用于同位素掺入放射性活性测定。

 

37℃(随机引物)或42℃(其他引物)温浴1小时。

 

第二链合成

取第一链反应液20μl,依次加入10×第二链缓冲液20μl、DNA聚合酶Ⅰ23U、RNase H 0.8U,加H₂O至终体积100μl。

 

轻轻混匀,如需进行第二链同位素掺入测定,可取出10μl加入[α-³²P] dCTP。

 

14℃温浴2小时(如需合成长于3kb的cDNA,则需延长至3-4小时)。

 

70℃处理10分钟,低速离心后置冰上。

 

加入2U T4 DNA聚合酶,37℃温浴10分钟。

 

加入10μl 200mmol/L EDTA终止反应。

 

用等体积酚:氯仿抽提,乙醇沉淀,干燥后溶于TE缓冲液。

 

合成产物定量分析

通过同位素掺入放射性活性测定,可以计算cDNA合成量:

HhaI内切酶.jpg

 

第一链产量测定:

 

第一链掺入率(%) = 掺入cpm/总cpm × 100%

 

掺入dNTP量(nmol) = 2 nmol dNTP/μl × 反应体积(μl) × 第一链掺入率

 

合成cDNA量(ng) = 掺入dNTP (nmol) × 330 ng/nmol

 

mRNA向cDNA转变率 = 合成cDNA量(ng) / 模板RNA量(ng) × 100%

 

第二链产量计算:

 

第二链掺入率 = 掺入放射性活性/总放射性活性

 

掺入dNTP量(nmol) = [0.4 nmol dNTP/μl × 反应体积(μl) - 第一链掺入nmol] × 第二链掺入率

 

第二链cDNA合成量(ng) = nmol dNTP × 330 ng/nmol

 

双链cDNA转变率 = 双链cDNA合成量(ng) / 单链cDNA合成量(ng)

 

一般cDNA第一链转变率和双链转变率以12-50%和50-200%为好。

 

cDNA合成技术的创新进展

新型DNA合成技术

近年来,DNA合成技术不断创新。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研发的基于并行原理的DNA合成技术(mMPS)采用"微芯片"创新范式,在合成通量、产量和质量上实现了系统性突破。该技术将芯片分为独立的毫米级微芯片,每个微芯片上仅合成一条短链DNA,且表面带有专属识别码,可对DNA片段进行身份识别与分选。

 

环状RNA合成技术

国家卫生研究院开发出一种新型环状RNA合成法,利用连接酶核酶将线性RNA环化,生成环状RNA。这种环状RNA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对核酸外切酶的降解有更强的抵抗力,明显延长了RNA的作用时间,同时降低了RNA的使用剂量。

 

AI技术在DNA设计中的应用

科学家们现在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设计合成DNA序列,作为"基因开关"控制哺乳动物特定细胞中的基因表达。这种技术可根据特定需求,从零开始"创作"自然界中不存在的DNA片段,为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工具。

 

cDNA合成注意事项

RNA模板质量:RNA的完整性对cDNA合成至关重要。需使用高质量的无降解RNA,可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28S/18S rRNA条带比例(比值≥1.5)评估RNA完整性。

 

RNase污染控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需使用无RNase污染的试剂和耗材,通常在合成第一链反应体系中加入RNA酶抑制剂以抑制RNA酶活性。

 

引物选择: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引物。Oligo(dT)引物对mRNA有特异性,随机引物适用于全转录组分析,序列特异性引物则用于特定基因的cDNA合成。

 

温度条件:逆转录温度对结果有显著影响。使用随机引物时通常在37℃进行反应,而使用其他引物时可在42℃进行。

 

应用领域

cDNA合成技术在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

 

基因表达分析:通过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特定基因的表达水平。

 

病毒检测:在临床诊断中,cDNA合成是检测RNA病毒(如新冠病毒)的关键步骤。

 

cDNA文库构建:用于研究细胞或组织在特定状态下的基因表达谱。

 

基因克隆:克隆真核生物基因在原核系统中表达。

 

苏州阿尔法生物提供cDNA合成所需的PCR试剂、逆转录试剂盒、Taq DNA聚合酶等高质量试剂,满足各类分子生物学实验需求。我们的试剂经过严格质量控制,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为您的科研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联系方式

0512-62956104

(全国服务热线)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湖街218号生物纳米园A5楼301室

shaohua_geng@bioalpha.cn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5苏州阿尔法生物实验器材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苏ICP备20036540号-3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录   sitemap.xml

关注

联系
联系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