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技术文章
6
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细胞模型的选择与培养是实验成功的基石。但科研人员往往面临两大痛点:细胞信息查询繁琐(需跨数据库比对)和培养体系稳定性不足(批次差异、操作复杂)。本文将通过HyCyte细胞株与CellSearch平台的联动实例,展示如何从信息检索到实验落地实现全流程优化。一、CellSearch:3分钟解锁细胞「百科全书」CellSearch作为一站式细胞信息检索平台,通过整合ATCC等国际库资源,为科研人员提供全维度细胞档案。以HyCyte提供的热门细胞株293T为例,在C...
查看更多29
一、细胞培养试剂分类与核心功能细胞培养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试剂质量直接影响细胞状态、实验重复性及下游数据可靠性。细胞培养核心试剂包括:培养基(细胞生存的“土壤”)功能:提供营养(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缓冲体系及pH稳定环境;主要分类:基础培养基(如DMEM、RPMI1640、McCoy's5A):通用型配方,需搭配血清或添加剂;专用培养基(如HyCyte®内皮细胞培养基):针对原代细胞、肿瘤细胞系优化成分,支持特定功能表达(如血管生成、干细胞分化)。血清(细胞生...
查看更多27
干细胞因其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在再生医学、组织工程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在干细胞培养过程中,培养支撑材料的质量对干细胞的生长、发育和功能维持至关重要。片状载体-DISKS载体作为一种专为哺乳动物细胞贴壁培养设计的高效载体,以其适宜的单层厚度、直径以及充足的比表面积,为干细胞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助于实现细胞的高密度培养。然而,不同批次的片状载体质量差异会显著影响干细胞培养的一致性,进而影响相关研究和应用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因此,深入探究片状载体质量差异对干细胞培养的...
查看更多27
一、传统酶切痛点:时间长、步骤繁琐、兼容性差在基因克隆、载体构建等实验中,限制性内切酶是核心工具,但传统酶存在三大瓶颈:1.耗时低效:需30分钟-2小时酶切,且需提前孵育缓冲液;2.多步换液:酶切后需纯化或更换Buffer才能进行去磷酸化/连接,增加污染风险;3.兼容性差:不同品牌试剂缓冲体系不统一,常导致反应效率下降(如连接效率降低40%)。LightNing®快速内切酶通过基因工程改造酶蛋白+优化缓冲体系,系统性解决上述问题,尤其适合高通量克隆(如载体库构建、基因...
查看更多23
在实验室工作中,移液器的选择直接影响实验的准确性与效率。量程不匹配、精度不足、操作复杂等问题,常常让科研人员头疼不已。Rainin移液器以丰富全面的规格型号,为各类实验提供精准解决方案,攻克移液难题。以下是详细的规格型号一览表,助您快速找到你想要的移液器。圆锥型(SL):小量程:如SL-2PL(0.1-2μL)、SL-10PL(0.5-10μL),适合基因测序、微量试剂添加等对精度要求高的实验,确保每一滴液体都精准到位。中大量程:SL-200PL(20-200μL)、SL-1...
查看更多